同心共筑中國夢 ——訪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同心俱樂部主席、祥祺集團主席陳紅天博士
2020.10.29

給深圳一個夢想,還世界一個奇跡。

10月14日下午,當記者來到深圳市福田區祥祺大廈的時候,陳紅天博士還沉浸在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帶來的激動和喜悅之中。大會剛結束,他又忙著籌備兩天之后的另一件“大事情”——“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共建行動啟動大會”。

據介紹,海水稻發源于廣東湛江,經過30多年艱辛研究,已經形成系列品種,具有極強的耐鹽堿能力,最高可在土壤pH14、鹽分12‰的鹽堿地生長,對修復和改良鹽堿地效果明顯。陳紅天博士說:“我國鹽堿地總面積高達15億畝,其中5億畝為可利用荒地,這將成為緩解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潛在資源。”

作為祥祺集團主席,陳紅天博士不僅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而且還有一個身份——深圳市同心俱樂部主席。熟悉這個重要商會組織的人都知道,同心俱樂部成立于2012年,由在深投資的3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共同倡議發起,旨在以實際行動踐行“同心同德同行”思想,為深圳改革發展作貢獻。截至目前,該俱樂部已吸納150余位深港商界知名企業家。

10月16日晚,名為“同心同夢·共建糧基”的“大事情”——“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共建行動啟動大會”在深圳如期舉行,粵港澳商會協會代表600余人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同心俱樂部企業家的大力支持。陳紅天博士的祥祺集團正式入股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主要投資者和最大的單一股東。他們的目標是力爭在10年內,修復改造1億畝鹽堿灘涂地,建設十個萬畝國家級海水稻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國家新增耕地1000萬畝,帶動100萬農戶脫貧和就業,每年為國家增收500億斤優質稻米。

同心再創新奇跡。在啟動大會上,陳紅天博士信心滿滿:“未來,中農海稻之于糧食生產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將不亞于華為之于中國通信產業的貢獻。”

致力深港交流 成就報國夢想

1959年出生于廣東南海的陳紅天博士,中學畢業之后上山下鄉,到魚苗廠務農,后來又做過業余體校的教練和中學老師。1984年,他辭掉鐵飯碗,來到深圳發展。之后,移居香港,1990年創建祥祺集團,并先后設立深圳、倫敦分公司,是一家以長期持有多元穩增資產、鑄造價值投資與商業文明典范為核心的國際化投資集團。縱觀他的創業歷程可以發現,他的事業始終伴隨著深圳特區和珠三角崛起一路成長。他的成功背后,是整個國家民族實力的快速上升。

陳紅天博士說,是改革開放成就了祥祺,祥祺始終懷著一顆報國感恩之心做事。一直以來,深圳簡政放權的力度都比較大,營商環境也優于其他很多地方。正值特區建立40周年,希望深圳對標國際先進地方的管理經驗,繼續努力,爭創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談及深港兩地的交流合作,陳紅天博士說,作為一名香港市民、太平紳士,他為香港過去一段時間發生的黑暴事件深感痛心憤慨,呼吁絕不能坐視他們肆意破壞。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為內地改革開放輸送了資金、人才、知識,到今天仍然是連接內地與國際的“超級聯系人”。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香港不能缺席,必須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助推國家騰飛,帶動自身發展。

陳紅天博士表示,近年來,港珠澳大橋通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進一步加強了香港與內地的聯系。“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相繼推出,也促進了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為深化深港合作,兩地要做到優勢互補和錯位發展,合作共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關鍵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應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包括突破稅制、薪酬等方面的制約,讓人才自由流動起來。

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發展帶來極大沖擊,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陳紅天博士坦言,同心俱樂部很多會員企業現在處境艱難,希望有關部門高度關注企業困難,企業之間也要攜手共渡難關。

長期以來,陳紅天博士一直呼吁加快實施金融改革,尤其是應改變銀行機構“貸新還舊”政策。他說,企業向銀行的借貸到期后再行辦理貸款時,企業必須將原有貸款歸還掉,銀行才能再發放新增貸款,否則將面臨貸款管理級別“下調”。此時企業只能去求助一些外部的短期資金,而這筆“過橋資金”常常會為企業帶來一筆不小的新增成本。

“如果銀行直接無附加條件地續期或用新貸款承接舊貸款,企業營運成本會大幅度下降。”陳紅天博士建議,參照一些發達地區的模式和經驗,開展產權交易審批制度改革試點,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銀行之間的所有權和債權的轉移,只需在律師樓或有法律效力的公證機關,經所有人雙方簽字即可完成。

為企業仗義執言 做改革探路先鋒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廣東省一位領導曾經這樣評價陳紅天博士——“大氣、豪氣、義氣,成就了今天的陳紅天”。

在地處北京市朝陽區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園內,有一座氣勢雄偉的紅天體育館,一些杰出人士還會獲評該校的“紅天講席教授”。這里的“紅天”,指的就是陳紅天博士。提起陳紅天博士與貿大結緣的淵源,真的是一段體校教練變身商界大亨的勵志傳奇。

上個世紀90年代,正在深港兩地努力打拼的陳紅天博士參加了對外經貿大學在香港開設的一次培訓課程。想不到,這一次培訓竟然為十幾年之后他考取對外經貿大學博士研究生埋下了伏筆——1997年5月,陳紅天博士獲得澳洲梅鐸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5年9月,他又如愿以償考上對外經貿大學,并師從知名國際貿易專家王林生教授。2008年6月,在完成博士研究生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且通過論文答辯后,他終于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畢業論文《我國房地產業發展與宏觀調控問題》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這種對新知和教育的渴求,來源于陳紅天博士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堅忍不拔的個性,并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個性。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陳紅天博士再次呼吁要修改完善《勞動合同法》。“一方面,港商期待內地營商環境盡快跟國際接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歐洲國家高福利高稅收的政策并不符合當前我國國情。”陳紅天博士說,《勞動合同法》施行至今已經將近13年,這十幾年恰恰是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十幾年,勞動爭議案件居高不下,勞動者的利益訴求也逐漸多元化,幾乎每年都有不同情形的勞動法熱點事件出現。

陳紅天博士以自己的企業為例說,祥祺集團在2008年之前曾投資多個勞動密集型項目。近些年,集團陸續將酒店管理、物業管理、大型旅游項目等轉讓出去。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還在于勞動力市場不夠靈活、企業用工成本比較高。

陳紅天博士說,社會進步需要循序漸進,過高的用人成本會導致用工減少,建議對《勞動合同法》做進一步的修改完善。

(轉自《中國改革報》10月29日報道,記者趙慶國、葉仕春)